挥国民血汗已几亿?
集天下混蛋于一堂。
作者:乔大壮(1892—1948),名曾劬,字大壮,四川华阳(今成都)人。曾任大学中文系主任,支持学生爱国民主运动。有《乔大壮遗墨》。
创作背景:1948年3月,国民党在南京召开“国民代表大会”,作者针对时弊而作此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此联直斥伪国民代表大会,一腔怒愤见于联中,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呼声。上联有版本作“挥国民血汗?亿”,同是疑问句,用“?”号似乎高一着,技巧有别,而含意无异,可引发读者的深思:南京政府到底搜刮、盘剥了多少劳苦大众的血汗钱?百亿、千亿、万亿……这本来就是一个未知数。用“几”字,同样能产生质问的效果。作者的满腔激愤,涵蕴于一个“几”字或者说一个问号中。
下联直抒胸臆 ,愤慨难抑,怒不可遏,既嘲且骂,真个淋漓痛快。所谓国大代表,而多是国民政府的御用工具,并不能代表全国人民的意愿。故而发出“集天下混蛋于一堂”的正义之声。作者怒目圆睁,激昂愤慨,为国民鸣不平的神态,跃然纸上,栩栩如生,读之令人快意。
本日果然亡日本;
皇天竟不佑天皇。
作者:龙逸才,湖南桃江县人。生平待考。
创作背景: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数日,作者撰成此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这副欢呼抗日战争胜利联,构思新,造语巧,嘲讽有力。联作嵌“日本天皇”之称谓,运用语词倒置方法,将“日本”和“天皇”先倒置为“本日”、“皇天”冠于上下联首。上联“本日”,点明日本投降的时间,意为把日寇赶走本应有这一天。下联“皇天”,点明天公也憎恨日本。联中“果然”、“竟不”下得妙,堪谓联眼,含蕴抗日战争以日本失败为意料中的事,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藐视,表现了抗日战争胜利人们的欣喜之情。作者以宏大的气魄和纯熟的遣词技巧,写出此工巧对仗,寓意深刻的佳联,足见构思立意之妙。
人从宋后羞名桧;
我到坟前愧姓秦。
作者:秦涧泉(1715—1777),名大士,字鉴泉,号涧泉,清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乾隆进士。曾任杭州太守,官至侍读学士。有《蓬莱山樵集》。
创作背景:秦涧泉某日偕友游西湖,来至岳飞坟处,友人戏称他为秦桧后裔,请他为坟前秦桧跪像题一联。涧泉感而题此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这副嵌人名联,以南宋丞相秦桧陷害抗金名将岳飞之史实而生发感慨,其中妙趣酸不可言。上联主干四个字:“人羞名桧”,这是泛指,从南宋出了个卖国奸臣秦桧以后,人名少有叫“桧”的,意谓羞与秦桧同名,怕沾上奸佞之徒的秽气,玷污了自己的清白。下联主干亦四个字:“我愧姓秦”,这是实写,联系“到坟前”的情景,面对友人之请无可奈何,此时此地,百感交集。一个“愧”字,耐人寻味:惭愧自己与秦桧同姓,惭愧秦家愧对岳飞。一“羞”一“愧”中蕴藉颂扬岳飞之情。联语奇思妙构,对仗十分工巧,一虚一实,有爱有憎,“不可说”的真情实感尽在“我愧姓秦”的表白中。短短一副十四字联,概括了南宋一桩史实,读之发人深省。
凤在禾下鸟飞去;
马到芦边草不生。
作者:郑板桥(1693—1765),名燮,字克柔,号板桥,清江苏兴化人。乾隆进士。官山东潍坊知县。著名书画家。有《板桥全集》。
创作背景:有一年正月十三灯花节,郑板桥特地到兴化东寺去看帷屏(一种画有各种人物花鸟的画屏),寺里的当家和尚很势利,见板桥身上穿着粗俗,便派一个小沙弥跟在他后面,防他顺手拿东西。这时,板桥站在一幅帷屏前不走,向观众介绍屏上画的人物故事,介绍得十分详细,寺里当家和尚一打听,知是郑板桥,便请进方丈室休息,敬烟上茶,并死皮赖脸地求板桥赐墨宝。板桥片刻深思后,便写下这副对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这是一副拆合字的谜联,面底的意思有很强的讽刺意味。上联“凤”字拆开为“几”、“鸟”二字,“凤”飞去“鸟”而“几”在“禾”下,合起来是个“秃”字。下联“马到芦边”吃掉“芦”上的“草”,则是个“户”字,与“马”合起来是“驴”字。一拆一合,隐含的谜底是两个字:“秃驴”。而当家和尚不知其中奥妙,将其挂在方太室让人观赏,以炫耀自己与板桥的交情不浅。直到有位饱学秀才来寺游玩,和尚向他炫耀,秀才一看,将字拆合之后讲给和尚听,秀才说:“这意思还用我再说吗?”和尚羞得满脸通红。此联十分机巧,真可谓“入木三分骂亦精”。
民犹是也,国犹是也,何分南北;
总而言之,统而言之,不是东西。
作者:王闿运(1838—1916),字壬甫,原名开运,字纫秋,自署所居为“湘绮楼”,世称王湘绮,清湖南湘潭人。咸丰举人。曾为湖南衡阳船山书院主讲。章炳麟。见前注。
创作背景: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建立中华民国。袁世凯窃取民国总统,当时王闿运任袁政府的国史馆馆长,对袁总统言行心存不满,故戏题此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袁世凯任民国总统时,为了笼络王闿运,任命他为国史馆馆长。王无意劝袁世凯称帝,倒有意劝袁复辟清廷。一天,王乘车过新华门,佯作蒙瞀而问曰:“此新莽门耶?”后同袁世凯在总统府内园漫步闲谈,过一楼阁处,袁请他题一联,他脱口说道:“民犹是也,国犹是也;总而言之,统而言之。”联意为,总的说来,民还是这样的民,国还是这样的国,有什么不一样呢?题额曰:“旁观者清。”袁听了十分尴尬。章炳麟读此联,认为过于含蓄,讽刺不够入骨,因而,在上联补一句“何分南北”,下联补一句“不是东西”,“东西”本方位词,章氏借“东西”为物品的含义,予以深刻的讥讽。联意谓“民国何分南北”,“总统不是东西”,真个是指着袁氏的鼻子予以痛骂,其讽刺意味昭然若揭。可谓大快人心。
联语嵌“民国总统”四字,镶嵌得如生铁铸成,天衣无缝。表现手法由含而不露到一针见血,讽刺意味尽在两个“犹是”和一个“不是东西”中。更妙在横额“旁观者清”,俗而见雅。
竹本青皮,若还旁生枝节,终为光棍;
泉原白水,苟非倒起风波,总是下流。
作者:甘幼之(1876—1938),湖北汉阳人。拔贡。曾任湖南大庸县知县。
创作背景:有个叫“王竹泉”的人,是汉阳县青帮中一员,大字不识,常遇事生非。一年春节,王为抬高自己,请甘写春联,甘借机以联嘲讽。
联句特色分析:此联雅俗咸宜,可讽可诵。上下联首嵌“竹”“泉”二字,直呼其名,开门见山,引发议论。字无虚设,句有实指,全联词顺意达,无一丝牵强附会之笔,真乃一副别出心裁的讽喻联。
上联写竹,下联写泉。“旁生枝节”与“倒起风波”虽是对“竹”与“泉”的描写,联外之意是对其人行为的刻画。“旁生枝节”谐“格外生事”,“倒起风波”谐“兴风作浪”,相谐寓意,双关妙绝。联中“青皮”写竹之皮色,暗写人之痞态,与末句“光棍”照应,因为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,“青皮”即无赖的代称,指“青皮光棍”也。下联“白水”指清水,而含有如泉水向下流意,烘托末句“下流”,隐射“人之下流”。尤有趣者,“终为光棍”,“总是下流”,绝妙讽刺,一气呵成,写竹写泉,以物喻人,雅中见俗,工巧自然。
爱民若子,金子银子,皆吾子也;
执法如山,钱山靠山,不亦山乎?
作者:佚名。
背景:旧社会某地知县为表现自己“廉正无私”,在署衙大门上贴了一副短联:
爱民若子;
执法如山。
某君在上、下联后巧妙续上两句,便成了一副绝妙的讽刺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上下联后添的八个字太好了,一针见血,入骨三分。这位知县分明是一个横征暴敛、敲骨吸髓的贪官,却要往自己脸上擦粉,打扮成“爱民若子”的清廉形象;分明是一个贪赃枉法、草菅人命的刽子手,偏要往自己身上塑金,装成“执法如山”的青天。作者在联后添十六个字,正好给了他一记耳光,撕下了假面具,还其本来面目。“爱民若子”所爱者“金子银子”,金银越多越好,“执法如山”,所执者原来是“钱山靠山”,靠山越硬越好。俗话说:“既要当婊子,又要立牌坊。”正是这种贪官的写照。联语对仗工整,平仄和谐,明白如话,讽刺形象生动,构思亦见其巧。
能者多劳,跑断四条老狗腿;
下流无耻,露出一点乌龟头。
作者:卞午桥。熊总兵。生平待考。
创作背景:相传清代,浙江开化知府卞午桥和总兵熊某不和,明争暗斗,于相互诟骂中成此妙对。
联句特色分析:这副对联妙在拆字造句,顺理成章,相谑成趣。出句上联是卞知府骂熊总兵,巧拆“熊”为“能”,“能者多劳”,“熊”的四点呢?因“多劳”而“跑断”,于是“跑断四条老狗腿”就显得缝合自然了。对句是熊总兵骂卞知府,针锋相对,以牙还牙,巧拆“卞”字为“下”,“下流无耻”,“卞”的头上一点何在?因“无耻”而“露出”,于是“露出”一点“乌龟头”也就照应得体。“老狗腿”、“乌龟头”,相互挖苦,极尽漫骂之能事。此联不假修饰,凭拆字组句,尽现相骂之语言神态,真乃妙品,读之令人捧腹大笑。
一二三上五六七;
孝悌忠信礼义廉。
作者:佚名。
创作背景:针对贪官污吏不择手段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而撰此藏字联。
联句特色分析:此联以数词与名词相对,各隐去一字,讽刺的主题就在所隐藏的字中。上联句尾隐藏一个“八”字,下联句尾隐藏一个“耻”字,字数相等,旨趣相得。“孝悌忠信”,见宋朱熹注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善事父母为孝,善事兄长为悌,”此乃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。“忠”,指忠诚,“信”指诚实守信。“礼义”,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。“廉”,意为廉洁。隐去“耻”,寓不知耻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偷懦(苟且偷安)惮(惧怕)事,无廉耻而嗜乎饮食,则可谓恶少也(品行恶劣的少年)者矣。”上联忘用“八”字,下联忘写“耻”字,所隐者“王(与“忘”相谐)八无耻”也。这是隐字之奇。上联七个数看似无什么深意,下联七个名词全是褒义,表面看是赞扬,其实寓意是“王八无耻”,骂得痛快淋漓,隐而不露,奇巧无比。
店女坐门招穷夫,来时万福,去时万福;
龙王下诏求直谏,鳖也得言,龟也得言。
作者:佚名。
创作背景:有位住店旅客叫孙得言,自恃有才,出上联奚落女店主。女店主以下联反击之。
联句特色分析:这是副嵌名讽刺联。构思奇巧,双关寓意,涵蕴深刻。出句上联首句写“店女招穷夫”的事,“来时万福,去时万福”中“万福”,指一个落榜的穷秀才,被店女招赘为夫。这两句中,“时”字复用,“万福”两现,双关妙用。“万福”,本指旧社会妇女行敬礼时,两手轻松抱拳在胸前右侧上下移动,同时略微鞠躬,此指店家女在其丈夫出入店时皆道“万福”,而“万福”就是其夫的名字。含意是说,穷夫一个,没有两样,根本不会给店女带来万福,寓挖苦之意。对句下联别开蹊径,首句以“龙王下诏求直谏”为喻,既是“下诏”,谁都可以进谏。“直谏”,直陈劝谏之言。“鳖也得言,龟也得言”,就是说龟鳖也应当进言。“得言”,指住店旅客中的孙得言。这两句双关妙用,既然连“龟”“鳖”都可以直陈劝谏,你孙得言也不例外,联意明明白白,针锋相对,把孙某比作“龟”“鳖”,骂得痛快淋漓,引得旅客哄笑。“也”字两现,“得言”复用,与上联工整对仗,变直白为比喻,幽默风趣,令人不禁为之叫好。 |